![]()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吴国越王公汪华 作者: 文章来源:绩溪视窗 点击数: 11568 更新时间:2016/7/16 21:50:11
汪华(586-649),本名世华,字国辅,号英发,绩溪汪村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后归顺唐,为巩固唐王朝政权立下了卓著功勋。
最近,北京越国世家艺术大师“泥人汪”汪虎庆在绩溪成功为越国公汪华塑像 唐武德四年(621),汪华上表归唐,高祖下治表彰,称他英武诚实而识大体。诏赐持节总管六州军事,授歙州刺史,位上柱国,封越国公。贞观二年(628),汪华奉诏进京,先后被授予左卫白渠府统军,忠武将军,右卫积福府折冲都尉。唐太宗征辽时,汪华留京任九宫副监。贞观二十三年(649)病殒长安,死后谥号 忠烈王,归葬歙县,乡人为之立祠崇祀,后称越国公汪王神,俗称王公大帝。近数百年来,民间尊奉汪华为“太阳菩萨”。徽州各地均有“游太阳”的祭神活动。和汪华相关的徽州民俗还有:迎神赛会。“新安竹枝词”这样描摹迎神赛会:油菜花残麦穗长,家家浸种办栽秧。社公会后汪公会,又备龙舟送天王。新人上社风俗,新婚次日,新婚夫妇携带荤素祭品,香烛鞭炮,到村中社屋拜谒汪公等神灵;正月十五至十月纪念汪公,举行祭神烹饪比赛,有“徽菜如琼碗”的说法。 徽州人观念中,对汪华崇拜根深蒂固,尊奉汪华的庙宇,在一府六县无处不见。绩溪登源河畔大庙汪村的大庙即指隔河相望的汪公庙。庙建于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建国初期遭劫,“文革”浩劫毁于一旦。汪公庙规模庞大,恢宏豪华,有两幅楹联表汪华功绩,传后世崇仰,其联曰: 乱世据六州,保境安民,煌煌功绩垂千古;治年朝帝阙,忠君爱国,赫赫英名满神州。应天命顺人心义起歙州数十城狂澜独挽;膺藩封歆庙祀忠昭唐代千百载浩气犹存。 古徽州素有“四门活水,十姓九汪家”的说法,汪氏是势力最强的宗族之一。相传汪华生有八子,一说九子,其后裔广泛分布于徽州一府六县之中。明清时代,新安之族汪为尊,随着汪氏族人迁徙江南各地,王越国公的信仰在各地兴起,祠宇重新,广罗谱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