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非遗引领 别样“延时” 作者: 耿晶 文章来源:绩溪视窗 点击数: 8555 更新时间:2022/9/17 21:24:58
非遗引领 别样“延时”
----绩溪县幼儿园幼儿课后延时服务剪影
老师,解说员阿姨,这个就是徽剧吗?……我知道,这个是家乡的手龙舞……大家快来看,这个徽州木雕…..“我觉得我们徽州的古人好聪明,赛琼碗的菜肯定很好吃,我下次还想来!”
9月14日下午,绩溪县数字化非遗展示中心格外热闹,装饰一新的展厅迎来了一群小小的观众,他们是绩溪县幼儿园城隍街校区延时班的孩子们。 这里好看,那里也没见过……,这群小观众的到来让这些延绵传承了几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顿时“鲜活”起来!在不停的发问和不住的解说中,小观众们逐一了解了50余项绩溪非遗特色项目,绩溪县幼儿园城隍街校区延时班40余位孩子们的第一次非遗之旅欢乐收官。 绩溪是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徽文化核心区,全县共有县级非遗项目133项,其中市级项目56项,省级项目24项,国家级项目3项。如何让幼儿延时服务有“趣”又有“味”,绩溪县幼儿园城隍街校区的老师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绩溪灿若繁星的“非遗”项目。
结合地域优势和园区特色,老师们引导幼儿围绕“非遗”主题,通过“看、学、做”等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走访、调查等探索性活动,使知识、技能,尤其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活动培养了小朋友们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收效颇丰。
除了在非遗馆通过图片、实物了解了砖雕、木雕、石雕,老师们还开发了注重探索和体验为主的“非遗”活动课程。回到幼儿园孩子们还会动手做徽墨、设计木雕、缝制端午锦袋……,在操作中探索、在游戏中体验,逐渐形成亲近了解“非遗”和主动探究的品质。 在幼儿的心灵播下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保护和传承的良好种子,强化中华文化根基,培养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觉,是绩溪县幼儿园立志做、正在做、也必将一直做的新时代课题。非遗引领,文化延时,是促进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持续发展的绩溪经验,更为幼儿课后延时服务开拓出一条新时代学前教育的阳光大道。(耿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