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教师汪小芳:三尺讲台培育桃李竞芬芳 作者: 洪晓晏 江来国 文章来源:绩溪视窗 点击数: 9885 更新时间:2020/9/8 20:30:06
汪小芳,一个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农村姑娘,爱说爱笑性格开朗。从小学到中学,她学习刻苦努力,为人正直善良,1998年9月大学毕业后,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带着青春的火热激情,秉持立志从教的美好愿望,愉快地走上三尺讲台,开始了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人生新追求。
汪小芳知道,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她不敢懈怠,不敢敷衍。在工作中,她勤奋学习,锐意进取,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塑造灵魂作为自己事业的最高追求。她顾大局服从安排,重友情团结同事,怀慈心关爱学生,讲奉献勤奋工作,有原则严于律己。学生喜爱她,同事敬佩她,家长尊重她,领导赏识她。她牢记使命,潜心教学,做学生的好朋友,做孩子的引路人,渐渐地,汪小芳喜欢上了老师这个工作,不知不觉地,她把教师这个当初认为是普通的职业转化为更高层次上的事业来追求。20多年的人生阅历使她对习总书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切身的体会。
关爱学生,“孩子都可爱”
师爱是师德之魂。爱学生是为人师者重要的标志,也是从教者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作为多年担任班主任的汪小芳,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她始终坚持“生本”理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用无声的语言无形的力量感染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让孩子们深刻地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伟大祖国未来建设和发展的历史重任,从而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图为汪小芳老师辅导学生 金沙学校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其生源均为农家子弟。学生的父母大多长年外出打工,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变故(如父母离异、家人残疾、天灾人祸等),使他们变得性格孤僻,非常自卑,常常闷闷不乐、寡言少语,不愿与人交流。面对这些学情,为搭建师生交流互动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汪小芳就采用让学生撰写“每日一得”小日记的形式,让孩子们每天书面跟班主任说说心里话,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愁告诉老师,这样,汪老师就能通过小日记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心路历程。孩子们把不敢说不想说不愿说的话都倾倒在“每日一得”里。事实证明,“每日一得”得的不仅是学生,老师同样也有得。学生得到了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情绪宣泄的机会,得到了写作能力的提升和记日记好习惯的养成;而老师则得到了了解学生的途径和教育学生的依据,更得到了孩子们的信任和师生感情的升温。“每日一得”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通过如此没有拘束的交流,孩子们的心越来越敞亮,变得更开朗更阳光了。好心情促生好心态,好心态带来好状态,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就更足了。
图为汪小芳老师家访 在关爱学生方面,汪小芳认为虽然学生的家境不同贫富不一,但作为老师必须一视同仁。汪老师曾说过,世上绝没有生来就无可救药的人,每个孩子都可爱,都是可教的。关键是我们要有大爱的情怀、恰当的方式和足够的耐心。我们作为老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勤奋工作,“爱拼才会赢”
汪小芳1998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在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上已默默奋斗了22个春秋,有理想有追求。她不仅关爱学生,工作更是非常勤奋,有一股拼劲。她积极钻研业务,尤其重视对课程标准的研读,特别注重在“吃透”教材上狠下功夫。汪老师始终把“备好课”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把“上好课”作为自己的硬性要求,把提升教育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准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她虚心学习,孜孜以求。不懈奋斗,经历了20多年的艰辛磨砺,汪小芳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2015年,她在绩溪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中一举夺得全县一等奖!紧接着当年又在安徽省中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汪老师的《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荣获省级二等奖。从教以来,她还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县评比中屡屡获奖。由于汪小芳勤奋刻苦执着追求,不仅教学成绩不断提升,师德表现也日益突出,各种荣誉接踵而至:“教学能手”、“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学科教师”……。在荣誉面前,汪小芳显得十分淡定和平静,她不骄不躁,依然在自己的从教道路上默默努力继续前进。
图为汪小芳的新课改课堂教学 汪小芳不仅自己积极上进,还指导帮助新入职教师,倾心助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2018年9月,学校开展“青蓝工程”建设,需要选派一批优秀老教师与同学科年轻教师“师徒结对”。根据学校的安排,汪小芳很高兴担任钱洁玉、葛颖两位年轻数学教师的业务指导,汪老师常常主动和“爱徒”联络,在课程理念创新、教材结构剖析、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策略选择、信息技术运用等进行全方位指导,旨在帮助年轻教师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尽快适应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一个初步明显的提升。其中,钱洁玉在宣城市2018年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三等奖,葛颖老师也很快胜任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她所带的班级在近两年的全县期末统考中均名列前茅。钱洁玉老师动情地说“多亏遇上汪老师,她可近可亲,教学经验又非常丰富,当她的徒弟我真是非常幸运,学到了不少东西,谢谢她!”
投身课改,“我先来试试”
金沙学校是绩溪县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于教育教学成绩一直比较突出,2019年8月被县教体局确定为全县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学校,该校701班被确定为课改试点班。作为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汪老师和同事们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有关课改系列理论,潜心钻研课改业务,积极借鉴其他课改试点学校的宝贵经验,本着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的全新理念,致力在备课、上课、辅导等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观能动性,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像力和求知欲,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跃度和参与度,着力打造高效课堂等方面大胆尝试,边改边学。在课改过程中,701班还涌现出一批“小老师”,他们辅助教师课堂教学,上起课来有模有样;他们是各小组的“学习带头人”,参与指导组内、组间的生生互动,实施课改的全新课堂,学生上课思想更集中,精力更投入,思考更积极,讨论更活跃,互动更热烈,课堂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因而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县局领导对金沙学校701班的勇敢尝试和新颖做法大加赞赏。
图为汪小芳指导小组学生讨论 曾经有朋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汪小芳说;“你当老师都能做得这么优秀,完全可以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不一定非要教书,你没有想过要改行吗?”汪老师听后淡淡一笑:“我喜欢当老师,我热爱这份职业。”语气委婉却坚定。 20多年的教师生涯,汪小芳培养了数民千计的学生,由她手把手教育出的孩子,如今有一大批已经奋战在国家建设的各级各类各条战线的不同岗位上,有许多孩子已经成为单位的骨干和社会的精英。看着自己教育的学生一个个成才出息,汪老师无比欣慰,回望自己曾经讲课的一间间教室,汪小芳不禁心生感慨,她借用自己的名字写了一副对联:“莫道三尺讲台小,桃李三千竞芬芳”,这是对自己教师职业的深刻感悟和职业幸福感的最好诠释。(作者:洪晓晏 审稿:许道红 编辑:江来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