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视窗 网站二维码
绩溪电信
伟大的变革
钱学森 绩溪视窗 新春走基层
榜样3 国家安全教育日 360行
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老区专访:走遍绩溪之万莲水村

作者: 江来国 文章来源:绩溪视窗 点击数: 10605 更新时间:2020/4/22 20:06:09

老区专访:走遍绩溪之万莲水村
江来国
    绩溪县家朋乡万莲水村,位于绩溪县的东北隅,与宁国的洪门和浙江省岛石镇相邻,岛洪公路贯穿全村。全村现有5个村民组,1600人。这里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曾是新四军、游击队的根据地,如今,这里的山核桃、茶叶、竹笋等经济林,成了当地百姓的摇钱树,百姓生活幸福安康。
神奇的龙池山
    腊月时节的山岚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纱,给具有神奇传说的龙池山增添几分神秘的色彩。村干部带着我们,从橫坞自然村出发,沿着山路攀登,在半山腰,远望到有几栋民房隐约可见。据介绍,这里居住一户姓纪的人家。解放前,是新四军、游击队的落脚点。一次,游击队员们正在吃早饭,从浙江来了一支国民党军,被放哨的房主发现,绩宁昌边工委负责人方明沮和战友们迅速钻进树林,敌人扑了空,就把留在家里房主的妻子江氏,绑在树上,然后一把火烧了房子。解放后,绩溪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为纪家重建了3间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
    听着革命故事,我们登上了海拔近1170米的龙池山。龙池山是安徽宁国、绩溪和浙江临安的“众家姑娘”,三家都打龙池山的旗号,但一直以来,大家都和谐相处,相安无事。
    龙池山山顶似船仓,传说是八仙乘坐过而遗弃的“船”,故山顶为船仓形,广数十亩。山上千年的古金钱松,高大挺拔,黄山松和繁杂的林木密布,花木遍生。站在山顶可一揽远近丛山和宁国胡乐镇、绩溪万莲水村和浙江岛石镇风光。更神奇的是,山上有一山泉,经久不涸,称“龙池圣水”。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龙池山已成为皖浙游客的游览胜地……
万富山村的传说
    从浙江岛石镇的仁里村通向安徽绩溪万富山村的路是盘山的机耕路。到达万富山村,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个四面环山座落在盘地里的村庄,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丝毫不比城里人的别墅逊色。那么这个村怎么叫万富山村呢?一位戴姓的长者讲述了一个传说,解开了我们心中的谜团。
    村里一位姓戴的长者告诉我们,原来这个村叫“竹龙家边”。有一年村里的祖先烧了一灶(窑)石灰,看上去没熟透,他们一担担挑到20里外的磡头村去卖,当几乎卖完的时候,老板告诉挑石灰的人,以后不要挑来了,这不是石灰,是银子。窑工们立刻将石灰窑打扫得干干净净,结果卖后所得,有万斛之多。后来人称“万富山村”。
    村庄戴姓、方姓、汪姓、高姓居多。从村头的银杏老树和村中被村民称为千年老井看,他们的祖先在这里居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从遗存的老房子可以看到这里人生活的变化,保存较好的老房子大都是文革学大寨时建设的,门楼上、墙头上的水墨画,显示了时代的特征,同样也能让人体会到这里的村民勤劳和善良,体会到这里的村民曾经的艰辛。
    万富山村村子不大,但人才不少,经商做生意的有,求学取功名的有,单眼下,不足百户的村子,在外科局级以上干部不少10人,还出了一位国家部级领导。朴实的万富山村人心怀对祖先的崇敬之情,修缮宗祠,以育后人。新修缮的汪家祖屋,就是其中显著的一例。
改革开放以来,万富山人甩开膀子大干,漫山遍野载上了山核桃经济林。如今,硕果累累,生活日益富裕起来。
    而今,万富山人,在党和政府扶贫政策推动下,村两委带领村民打通村头水碓岩的山路,不仅盖起了楼房,而且有了私家车,也通了宽带和微信号……实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愿望!
红色莲坑村
    “一条路,一条河,村民房屋连到头”这就是莲坑村地貌的真实写照。从村头到村尾3华里有余的里、中、外三莲坑的莲坑村,像一条巨龙卧在两山之间。随着时代的变迁,莲坑村的水口已是在村中央了。高大挺拔的枫树,像卫士一样坚守着村庄,也见证了这里的村民的喜怒哀乐。
    里莲坑村民组二十几户人家,坐落在山洼里,四面环山。一栋三层砖木结构的“通转楼”依山而建,这栋新四军、游击队常驻据点的楼房,当年应该是在村头,易守难攻,进退自如。“通转楼”无论一楼还是二楼三楼,都有一扇通往后山的门阙,无怪在这里,敌军怎么也难不倒新四军、游击队的战士们。
    我们沿着楼梯走上二楼和三楼,发现楼上的观景台做得很别致,一扇扇木质格子门,虽经风雨侵袭,但依然能显示出昔日主人的荣耀。老房东曹日新和我们讲述了新四军、游击队驻扎“通转楼”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革命故事。
    离开这栋具有光荣历史的“通转楼”,然而,远去的枪声依然在耳边久久难以消失……
    莲坑村上世纪以产茶著称皖东南,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村里的农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村民在保留茶叶生产的同时,广栽山核桃经济林。如今这里不仅有久负盛名的莲池绿芽,还有鲜嫩的莲池笋干,如果您取这里的山谷水泡茶那是清香可口;如果您用这里土猪肉炖笋干,那一定会回味无穷……
    今天,莲坑村山核桃经济林已硕果挂枝头,颗粒饱满的山核桃又为莲坑人开辟了致富的源泉。红色莲坑村村民们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滋味。
水大浪头高
    寻访了红色的莲坑村,走进了水浪头,这里红墙岱瓦掩在高山的绿色丛中,怎么也见不到河流奔腾,哪来的“水浪头”,弄得我们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水浪头村原先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辖水浪头、横坞、高山、安基坪四个自然村。岛红公路贯穿其村,横坞自然村的苦石岭是浙江和安徽的分界线。站在这里一面可远望浙江仁里村,一面将安徽水浪头村一览无余。
    风景如此美好,怎么叫水浪头村的迷惑总在我们心头挥之不去。当地人的叙述和有关史料的记载还是比较吻合的。水浪头:清嘉庆年间称水塘头,原来村庄位于水塘边。以后改称水浪头。传说有一年,大水冲毁宣城孙家埠河坝,河中木排尽被冲散。官方声言,要按捞回的木材数量摊款修坝。许多放排户耽心得不偿夫,放弃木材,纷纷溜走。唯独水塘头一位木材商,大胆出来冒领,结果付了修坝钱,还捞到一笔巨款。满载而归,重建村庄,改村名为水浪头。含“水大浪头高,因以发大财”之意。然而,在解放前,这里的人们的生活还是在水深火热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水浪头村村民的日子才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大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水浪头村人科学种林、管林,以盛产山核桃而闻名浙江、安徽。水浪头村家家都拥有数十亩以上的山核桃经济林,多的数百亩,而且实现了基地、加工、销售一条龙。仅山核桃人均万元以上,有的一户就能达二三十万元的收入。那些依山而建的新房,大多是山核桃立下的汗马功劳。
    水浪头村虽无水浪,但有中华传统美德的浪头;有靠山吃山,财源滚滚的浪头。
    告别水浪头,告别万富山,告别莲坑村,告别万莲水村,我们在无尽的回味中,真切地感悟到了是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带领万莲水村人实现了梦想,真正走上了文明富裕之路。(江来国)
 

版权所有 清凉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电话: 18956362188 13865632153 举报不良信息电话:17756398069
邮箱:zgwjxsc@163.com 地址:绩溪县城适之街老凤祥银楼二楼 皖ICP备15023562号 皖公网安备 341824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