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吴生荣:以笔为马 以文为家 作者: 记者 顾维林 文章来源:中国宣城网 点击数: 10443 更新时间:2018/2/19 10:36:55
吴生荣:以笔为马 以文为家
☆吴生荣,男,196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笔名:宛溪、安源、老川、凹凸等。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和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他当过农民、乡村教师和乡镇干部,现供职于宣城市宣州区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宣传和地方党报的采编工作,爱好文学、摄影和旅游。 ☆☆☆著有个人诗集《大雁从我头顶飞过》、人物通讯集《风采记录》、散文集《忘情山水》。 小镇的岁月 难忘的日子总是刻骨铭心。吴生荣对文字的热爱,发端于一个小小的广播站。 光阴之箭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1992年,而立之年的吴生荣正在故乡宣州区古泉镇的一所乡镇农民技校就职。尽管工作并不惹眼,但一个月75元的收入却让他非常满足。 平稳的日子如潺潺溪流,在一方沃土慢慢徜徉,静谧而安详。直到这年的阳春三月荡起微澜。 那是大约十五六号的一天,镇广播电视站长“慕名”来到技校,找到了吴生荣。“你愿不愿到镇广播电视站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站长话一开口,吴生荣像是如获至宝,激动不已。 仅仅半个月后,吴生荣便准时来到了小镇广播电视站,坐在了二楼东边的第一个办公室里。从此,他便与新闻打起了交道,成了一位乡土记者。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是午季。那时,农村还没有免除农业税,为了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农业税任务,镇上采取“扬先促后”激励措施,广播站的喇叭每天都要有这样的新闻:某某村某某组谁谁谁,已经超额完成农业税任务。为了及时获取第一手信息,顶着烈日,吴生荣骑着一辆凤凰自行车,整天穿梭在镇村干部征收的各个点上。 “每天要跑几个村,记得最多的一天跑了6个村,然后赶回站里拿笔就写,因为明天一早的广播新闻要播放。”吴生荣回忆说,那时经常很晚下班,大楼里总是空无一人,只有自己最后一个拖着疲惫的身影,踏着自行车朝五公里外的住家飞奔。 从最初的一周采编一档,到后来的一周五档,有时还有临时增加的专题节目,“奔波”和“忙碌”逐渐成了吴生荣生活的常态。 这期间,他犹豫过,但始终没放弃。一天,一月,一年……天道酬勤,1997年10月份,上级广电局来了一份文件,说是要给大家转正。凭借着优异的成绩,第二年,吴生荣便被转为了正式编制。 2005年9月,吴生荣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说准备借调他到区委宣传部,因为要办区委机关报《宣州专刊》。不久,吴生荣就看见了写有他名字的公函。 在小镇的岁月里,吴生荣留下了最美好的青春,也汲取了故乡里最丰富的养分,为他今后的写作充盈了最厚实的素材。 与文字相恋 2005年的金秋,怀着对小镇的不舍之情,吴生荣来到了宣城城区,走上了全新的工作岗位。 “部门的全称叫《宣州专刊》供稿中心,因为暂定为临时机构,只得寄居在民政局的一楼。”聊起起初的艰苦日子,吴生荣道出了这样一组数据:6个人、5张办公桌、1台电脑、1部相机、1周一期报纸。条件艰苦,但我和其他同事一个个乐此不彼。 “干我愿意干的事情,是苦也甜。”吴生荣说,每每捧着散发淡淡墨香的报纸,一切辛劳顿觉化为乌有,真的是累并快乐着! 2008年,为了提高报纸质量,部领导派吴生荣去《宣城日报》社学习编辑工作。从此,跟在已经搬到区委5楼办公的距离相比,吴生荣每天至少要来回多行三四公里,风里雨里,从不退缩。花开叶落,寒风又至。当年12月,学习完成的吴生荣回到已经搬迁到市区叠嶂路上的海城宾馆五楼办公室。“当时条件好多了,居然两人一个办公室,人人一部电脑。”吴生荣说,到后来,他还拥有了自己专管专用的佳能数码相机。“做编辑,我是从一版开始,到后来的二版、三版都干过。” 2009年5月,吴生荣被任命为《宣州专刊》采编中心副主任。后来因为队伍的壮大,他选择了自己爱好的、有副刊的三版。 这几乎是吴生荣最沉稳的一次抉择。在编排副刊的岁月里,他的文字视野从新闻写作拉开,映照到了文学创作的领域。 也是在那段时光,一有空他就静坐书桌旁,让生活和感悟从笔尖自然流淌,久远而绵长。 2012年,在吴生荣的人生岁月中尤其值得标注。“我的人生已经整整地步入了五十个春秋,俗话叫年过半百了。”他思前想后觉得,是时候应该对自己的爱好进行一次总结了。 “我这一辈子一定要出书,而且是三本!第一本是新闻类的,另外两本是诗歌散文集。”在《我这二十年》一文中,吴生荣写下了这样的话语。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吴生荣却底气十足:整整二十年积累起来的人物稿件,再加上不少篇幅的图片和附稿,不足以先出一本书吗? “我愿是一粒沙,贴在历史的高楼大厦上,不管风吹雨打,不管后来飘向何方,我都会对着明天放声歌唱!”与文字相恋多年,吴生荣仍然长情,并为此倾心付出。 2012年11月,梦想照进现实。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吴生荣的个人诗集《大雁从我头顶飞过》及人物通讯集《风采记录》。2015年6月,吴生荣的散文集《忘情山水》出版发行。
耕耘生活间
如今,加诸在吴生荣身上的头衔很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杂志》特约作家、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宣城分会主席……吴生荣觉得,无论哪个“头衔”,总绕不开自己的文字。“这是一条清澈见底、蜿蜒曲折、抚媚多姿的溪流,它从心底流出,流向遥远的名山大川,流向故乡的老屋、水坝与老枫树,更流经在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生命记忆里。”这是宣城音乐人孔令培读完《忘情山水》后扑入心头的第一印象。 在《涓涓不息入心田--评吴生荣的散文集<忘情山水>》一文中,孔令培说,或许你只有读了这本散文集后,才会彻底了解吴生荣在人生事业道路上的奋斗与求索,苦闷与欢欣,获得与失去,感恩与回馈,以及奔突于内心世界的情感撞击和灼灼而动人心扉的精神火光。 的确,文学是离不开虚构的,但吴生荣的多数文章却都在不经意处,流淌着浓浓的情思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写黄山的壮美,只用凝练的笔触,独特的视角,把黄山的松、石、云、泉,作了较为全面而精准的概括,文字虽短,但黄山的雄浑、博大、灵秀、神奇,尽在笔中矣。《大路朝天到我家》,只是把老家修路的事,像谈家常一样娓娓道来,但读完此篇,你不会不感受到,改革开放为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动。 《门前那棵老枫树》是一篇历史感极强的短文。写老枫树的文字很短,它是被意象化了。正是这棵老枫树,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岁月的泪痕,往事的忧伤,似乎被老枫树尽收眼底…… “在不动声色、有时又是很生动的叙述里,潜藏着某种哲理,某种寓意,某种思考,某种玄机,应该被看成是吴生荣散文的一大特色。”孔令培说。 扎根生活,紧贴时代,沾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吴生荣把对生活的热爱,全都倾注到了细腻的笔端。 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黄廷洪曾在《寻梦:在故园山水与他乡风景之间--浅谈吴生荣的散文》一文中这样说: 纵观当代文坛,三十多岁的小说家不乏其人,三十多岁的散文家却鲜有所见。这是因为散文作者既要有曲折的生活经历,又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而吴生荣的散文创作也多少印证了我的这个观点。每每读到吴生荣的作品,尤其是那些记叙家乡的文字,心里总能引起一阵温馨的共鸣。 他还总结了吴生荣文学作品的特点: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流动着的画面感,鲜明的职业特色,令人感动的真情,一气呵成的创作灵气。 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吴生荣仍然以笔为马,以文为家。在新闻写作和文学创作间纵情享受,笔墨寄深情,耕耘生活间……(本网记者 顾维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