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全国劳模吴建军:金山时雨香满天 作者: 文章来源:绩溪视窗 编辑:江来国 点击数: 11559 更新时间:2016/4/28 15:10:42
绩溪县有关领导和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的吴建军合影
(江来国 胡毅贤 文/图)在千年古镇的安徽省绩溪县上庄,国学大师胡适、徽墨大师胡天柱、茶叶巨贾汪裕泰等大贾名儒闻名遐迩。如今,这里又出来一个农产品开发、农民致富的带头人,闻名全国。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是一位普通农民,他却让当地绿茶上品、人间香茗的金山时雨茶这一传统茶品走出大山、重焕光彩,获得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金奖、世界绿茶协会名茶最高金奖,还作为安徽省唯一企业代表受邀参加“中国—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国际研修班;是他带头办起了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而且使合作社成为省级示范合作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成为安徽省最具影响的专业合作社之一。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绩溪瀚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建军。 不逢时,艰辛执着难夙愿 吴建军出生在绩溪县上庄镇与歙县交界的高山上,这个名为竦岭亭的村子总共只有三户人家。自幼家境贫寒的他,在生活艰难的磨砺中,也养成了大山一样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优秀品格。入学后,年仅七八岁的他每天步行二三十里往返上庄村中心小学,从不缺课,从不迟到,有时遇雨雪天气或身体不适,就留宿班主任家,常吃百家饭,得到乡亲们照顾;上初中后,才举家搬迁到上庄村,乡亲们又以海样的胸怀接纳了他的一家,也在他小小的心田埋下了感恩的种子。 1985年7月,走出校门的吴建军走上了田间地头,追随父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快、好学的他很快成了年轻人中务农的好把式。之后几年,为了给家里找贴补,他又来到村办茶厂,经过学习钻研,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年轻制茶师。1995年,乡里开办了金钢石厂,吸引了大批青年农民,吴建军正是第一批报名招收入厂的工人之一。工作中,他肯学、肯钻,短短的时间里就成了生产骨干,深得厂领导和同事们的喜爱;尽管金钢石厂的工作很苦很累,但计件收入相对较高,家庭生活的压力也减轻了不少。一路的艰难坎坷,并未湮灭他这位青年农民心中的梦想,出厂后,不愿认命的他又办起了饲料加工厂。小打小闹的经营,固然可以糊口营生,但却难了他回报社会的一番心愿,成了他心中的“隐痛”…… 欲知吴建军人生转机,请看下一章《沐春风,一往情深“时雨茶” 》。
沐春风,一往情深“时雨茶”
爱动脑、肯吃苦,身上总是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2007年年初,时逢茶产业被县政府确定为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绩溪作为国际绿色产业示范区,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茶产业资源,凭多年打拼经验,让他看到了发展茶业的空间和致富的商机。知易行难。辉煌一时的“时雨茶”虽然早在清咸丰年间就远销海外,但由于加工技术落后、营售宣传乏力、标准化水平低,使这一传统品牌渐渐淡出市场,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何利用政策和环境资源优势来破解这道难题,让“时雨”重获新生?他经过多方调研,决定创办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为乡亲们趟出一条兴茶富农的新路子。然而,合作社要步入正轨,绝非一日之功。怀疑,观望,等待,让习惯安于现状的茶农走出自产自销的小天地谈何容,2008年冬天的一场雪灾,茶园大面积受冻,不少茶农近乎绝望,这对合作社的发展更是雪上加霜。开弓没有回头箭,为了让茶农重拾信心,他冒着寒风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不厌其烦地介绍合作社免费送茶苗、免费培训、保底收购的保障措施,和茶农一起分析前景,给他们送上“定心丸”。为了更有说服力,他决定把上庄村作为农民茶叶致富的样板,在合作社扩股时优先吸收有责任心的贫困家庭入社,先入社先受益,上庄村王元远户是村里的贫困户,入社之前一年茶叶收入不到3000元,入社后经过培训和实际操作的传帮带,仅仅三年茶叶收入就达到1.3万元,比入社前提高了4倍多。合作社带动社员、社员带动农户,该村的其他农户茶叶平均收入也比之前翻了一番。期间开始自学进修安徽农业大学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取得大专文凭。为了保证茶叶品质,合作社以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一直以高标准组织生产管理,使产品质量、安全处于行业的制高点。同时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创建全国茶叶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对区域内的茶农实行统一供种、供肥、供药,尤其对社员在“金山时雨”的引种、种植、生态肥和生态药使用及采摘标准的执行上一丝不苟,对未尽《章程》义务的坚决退还股金、取消社员资格,做到奖惩分明,并成立了合作社服务中心,做好宣传示范,使合作社的诚信度不断提高,真正成为社员的温馨之家。随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茶农入社的积极性日渐高涨。在他的努力下,合作社先后被命名为“宣城市十佳专业合作社”、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省级示范合作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成为安徽省最具影响的专业合作社之一。合作社还成功协办安徽省茶业学会2009年会,并获得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金奖、世界绿茶协会名茶最高金奖,还作为安徽省唯一企业代表受邀参加“中国—欧盟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国际研修班”……
该公司成为2013年度上海茶叶公司优秀供应商 目前,合作社有机茶生产基地6000余亩,绿色食品茶生产基地9000余亩,5个茶叶加工厂、100多台套机械设备,固定资产达1600万元,年生产金山时雨及毛峰、炒青等各类茶品100余吨,年总产值超过3300万元,利税达600万元。合作社不仅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摇钱树”,也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带动绩溪茶产业迅猛发展,短短七年时间,金山时雨产量从2007年的不足20吨提高到2014年的400吨、全县茶叶总产值从2300余万元增加到1.17亿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吴建军如何占领市场制高点?请继续欣赏下一章《树品牌,抢占市场“金钥匙”》。
树品牌,抢占市场“金钥匙”
创名于清道光年间的“金山时雨”,原名“金山茗雾”,产于上庄镇上金山。2008年,绩溪县政府授权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申报“金山时雨”农产品地理标志,吴建军深感责任重大,经不懈努力,申报工作通过国家农业部等部门的一系列严格考评,并于2010年5月划定海拔高度相同、而且气候土质条件相近的家朋、荆州等8乡镇为“金山时雨”生产区域,使金山时雨成为安徽省第一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茶叶产品。“金山时雨”地理标志的公布,让他认识到,这是创新品牌、做强茶业、扩大市场的一个重大机遇。为提升地理标志区域内茶叶的总体品质,他以安徽农业大学作为技术支撑,聘请安徽省首席茶叶专家、博士生导师夏涛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建成“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驻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专家工作室”。
在短短的的几年时间内,就获得了多项科技成果,其中获得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一项,发明专利五项,正在进行的研究两项。同时常年邀请安农大茶叶专家和业界技术人员对相关农户进行技术培训,2010年以来先后开班培训30余期约4000人次。在省技术监督局的指导下组织力量制定了金山时雨茶叶安徽省地方标准,并相继完成了QS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认证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他的奔波下,三条标准化生产线也很快投产。而舒茶早、农抗早等20余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 “金山茗雾”、“瀚徽”、“茶香情深”三枚商标的成功注册,提高绿茶香气工艺的自主研发、桑叶茶开发水平的推进和地方标准起草工作的启动以及省级安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等一个个基地项目的落地,也为合作社的品牌创新带来一片生机。2011年,央视七套“科技苑”栏目连续播出了绩溪县上庄茶叶专业合作社生态“金山时雨”基地建设和制茶工艺的专题片,使“金山时雨”跃身为安徽省最具影响的茶叶品牌之一,2013年被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叫响了“金山时雨”品牌后,他重点把品牌效应体现在农民的增收上。在茶叶收购时对茶农实行即时返利,社员交售同等质量的茶鲜叶,每斤收购价比比周边茶农高出6元/公斤以上,比非社员优惠5—12%,为茶农年增收800余万元;到年底还根据合作社的盈余按社员股份和交易额再进行二次返利。更让茶农意想不到的是,乌龙茶技术的开发,让茶农们每年只采摘一季茶叶变成现在每年采摘3季鲜茶,仅此一项可使茶农每亩茶园增收80%。为拓展金山时雨茶叶的销售空间和市场份额,根据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发展需要,他于2013年组织了对金山时雨安徽省地方标准的修订,在原有发髻形金山时雨基础上,新增了兰花形金山时雨,进一步提高了金山时雨茶叶的知名度和生产效益。
品牌创新的“组合拳”,让合作社活力迸发,也让茶农真正尝到了入社的甜头。为扩大基地更好地发挥带动效应,他先后与8个基地单元乡镇签订茶叶对接收购合同,覆盖面积达到4.08万亩,社员茶叶户均收入2.3万元,最高的达9万多元,其他茶农的茶叶收入也比两年前增长90%以上。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效益。客户回头率百分之百,还带来了一批又一批新客户、新朋友。吴建军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客户,赢得了品牌荣誉,他又在思考什么,又有什么新动向?请看下一章《拓延伸,农民增收康庄道》。
拓延伸,农民增收康庄道
在发展过程中,他深深体会到,只有把企业做大、做强,才能更有实力带动乡亲们致富。2012年,他根据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又组建了机械化服务合作社和油茶专业合作社,社员也从原来的不到400户增加到790余户。在发展“金山时雨”茶叶主产业的同时,他又开始把触角向其他产业延伸。油茶是绩溪县近两年来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也是吴建军“金山时雨”主业之外的另一个主攻方向。全县新栽油茶树1.6万亩,改造老油茶林8000亩,已形成2.4万亩油茶园规模,进入全省35个油茶发展重点县之列。为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他在建立2000亩油茶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决定利用原有闲置厂房新建绩溪第一条先进的精制茶油生产线,并在合肥等地设立了经营网点,为当地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产业在延伸,宏图正描绘。总投资3000万元,涵盖发髻形“金山时雨”、兰花形“金山时雨”加工区域等瀚徽茶产业文化园已进入筹建阶段;金山时雨专卖店也陆续在合肥、上海、南京、泰州等地落户,一个包括网络平台建设在内的高起点、强有力的销售网络正在形成…… 为此,吴建军先后获得安徽省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绩溪县首届青年创业之星、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 2015年4月28日,是吴建军最激动,最荣耀的时刻,吴建军当选了“全国劳动模范”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 农民出身的吴建军,办起的企业发展了,自己也走上了致富大道,获得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证书,享受了国务院津贴。吴建军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吗?他还记住乡亲们的好吗?请继续欣赏下一章《感恩心,回馈社会偿夙愿》。
感恩心,回馈社会偿夙愿
2012年,吴建军当选全省劳动模范将政府6000元的奖金还自掏4000元共1万元捐给上庄敬老院。 一片赤子情,常怀感恩心。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回报社会、回报乡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为引导、服务当地农民群众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他主持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和“科普惠农工作站”,开展茶叶新技术、新品种的科技咨询、培训、讲座及示范、推广,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被中国科协、财政部命名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为使金山时雨品牌让全县茶农受益,合作社成为了绩溪县新型农民培训基地,每年均有全县各地和邻县的茶农、茶叶加工企业人员来此学习,合作社无偿提供技术指导,累计安排学习近4000人(次)。
该公司协办绩溪安苗节、茶业文化节等 除此之外,合作社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资助办学、关心老人、抗灾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2012年,他当选全省劳动模范,得到政府6000元的奖金加上自掏4000元共1万元捐给了上庄敬老院。2013年,合作社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灾,厂区大面积被毁,损失惨重,但他首先想到的还是村里的受灾户,毫不犹豫地给他们送去数万元的捐款,以解他们救灾重建之急。特别是一些老弱病残,他总是有求必应,慷慨解囊。“节庆搭台、文化唱戏”是地方发展旅游、推进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些年,他为了支持全县举办美食文化节、安苗节、茶业文化节,也同样投入了大量物力和财力。因为他知道,“节庆”不仅仅是地方政府的一张名片,更是父老乡亲的一份期盼,是致富路上的一块敲门砖。多年来,他家庭和睦,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助15万余元。 兴农不忘乡邻,致富不改初心。吴建军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农民创业抱负和经营才智,抒写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造福桑梓、回报社会的一片赤诚。滴滴时雨都是未了的情,缕缕茶香洋溢时代的爱,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之路上,吴建军会永葆本色,走出一路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