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山的皱褶(散文) 作者: 唐延军 文章来源:绩溪视窗 点击数: 9379 更新时间:2017/7/21 9:52:04
山的皱褶
徽州山高林密,不少村庄多以坑、坞取名,如石门坑、兵坑、木杓坞、塔掌坞等,一闻村名,就知村庄景致。就说坑南坞村,两山夹一坞,山坞很长,一条小溪从坞里流向坞外,三十多户人家,一家挨一家,沿着小溪两岸向山上排列,你家的墙脚就是他家的后墙。村庄紧挨大山,沒有梯田,菜地、茶园就在山坡上。大山很陡峭,森林茂密,一阵风吹过,林涛阵阵,空气清新,呼吸一口沁入心脾。山上砍树声、人们的说话声,村庄里听得清脆悦耳。村民沒有水田,粮食只有到山外买,用木材、竹笋、茶叶换取。因山陡,茶园也很少,莱地只能种少量菜疏供自家吃。
能干打算一个证,二十四个小时期限,用足时间爭取跑它两趟生意。第一车白天跑,到了检查站,自觉接受检查,数量手续都相符,进站到办公室盖章,递单子时下面放上“大团结”,这样子人家一捏,心中有数,只听声音响,章就免盖了,顺利放行。过完检查站,立即打出租车往家赶,晚上发运第二车。此时检查站又换了一班人上班,这次规矩盖章。做木材生意,赚钱就赚第二车的钱。这种方式很辛苦,一天一晚不能睡觉,也花钱,碰上风声紧,检查严格,第二车就难以赚钱。
能干贩卖木材生意的时间长了,名声在外,引起乡政府注意,常常有乡干部、派出所民警在路口守卡,竟然一次也沒有逮到。原因是他经常打破常规,把木材放在山凹里,半夜月亮照着装车,装好就走,有时是下半夜,有时是天刚亮。乡政府、派出所到山上搜查,他就把木头用树枝、毛柴伪装起来,用泥土、石块、枯木头盖起来,打起了游击战,而且战果颇丰。当然,有时也有失手的时候,木材在山上被搜出来了,但搜出来的不一定是能干的。他同村民有个约定,沒有装上车不算交货,装上车他付定金,回头来付清尾款。他赚钱不忘乡亲,买木材的钱也高些,而且砍伐时不是剃光头,而是间伐,子孙的树还是养了起来。夜晚装车时,还多得一份辛苦钱。他一年只干两个月,之后就洗手不干,准备过年了。
乡长说:“打它轮胎!”民警说:“这个鬼路,都是石头子,三轮摩托老是跳,再加上我这个熊枪法,不要沒打到轮胎,打到人就坏了!”乡长气急败坏:“不要紧,打死了人我负责!”民警不敢开枪,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农用车越跑越远。能干贩木头的传奇故事很多,见到他本人,说起这些事,他也苦笑:“赚一点钱,干的不是人活,也是沒得办法,那时候人穷啊,发财的路子不多!”现在,能干早也不干木材贩子了,利用优势,招商引资带来了一个浙江老板,在乡里办起了竹制品加工厂,当起了二老板,与时俱进做起了农民企业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安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