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眼不识泰山
绩溪民间经常用到“有眼不识泰山”这句俗语。如有人自以为是,看不起有真本领的人时,就有人会批评他说:“你不要有眼不识泰山!”再如有人在危难之时被自己以前看不起的人用真心和真本领所救助,这时他会惭愧地说:“我真有眼不识泰山!”这泰山,不是位于山东省那中国五岳中的东岳泰山,也不是中国人对岳父的别称“泰山”,更不是外国神话故事中的大力士“泰山”。这泰山,曾经是鲁班的徒弟,后被鲁班逐出师门。再后来,成了为鲁班解决建筑难题的一代工匠宗师。
泰山
从前,鲁地(即现在的山东)有一位少年叫泰山,生性聪颖,勤学善思,倾慕鲁班师傅,十几岁就拜在鲁班门下学艺。鲁班也象在终南山学艺时师傅对待自己的那样,让泰山先磨斧、磨刨、磨凿,再砍树、劈树、刨树,再是凿方眼(“眼”即孔)三千个、圆眼三千个、菱形眼三千个。尔后,跟着自己上工地,还是做从前做过的事。一晃三年即将过去,泰山厌倦了老是练这种基本功的事。于是,除了偷学师父的构筑技术外,自己琢磨起了创新,经常做出一些“不伦不类”的木头玩艺。鲁班发现泰山经常心不在焉、不务正业,交待给他的事做得很不令人满意,基本功不但没长进,似乎还不如从前。于是,就经常训斥他不务正业、正事不足邪事有余。一次,泰山忍不住跟鲁班顶起了嘴,鲁班断定这个徒弟不会有什么出息。火性头上对泰山说:“你这个人能学得出好手艺,我把眼乌珠挖给狗吃。算我没带你这个徒弟,你走吧!”就这样,泰山被鲁班逐出了师门。
鲁班
泰山对师父和师兄弟们依依不舍,但师父已经发了狠话,想是无法挽回,只好待自己成功之日再报师恩。离开鲁家班后,泰山来到了一座深山中,搭建起自己的木头房子,除了做一些木头小产品运出山外卖了维持生计外,潜心木头新产品的开发研究。他在出山要道须涉水的小溪上建起了几座木头拱桥;他利用房后的泉水做成了利用水力舂米的木杓碓(也称斗碓);他发明了一种叫作“耧”的,用畜力或人力牵引,可以同时完成种地时开沟、播种的农具;还有用手摇的风扇分拣谷物的风车;他还做出了几十种形状各异、功用不同的木桶和木盆,生活中所需要的木头容器应有尽有。泰山的创新为当地农民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为当地民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方便。泰山的名气也逐渐地大了起来,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人也不少,为了能造福更多的人,泰山就带徒弟传授技艺。从此,木工技艺中又产生了“桶匠”这一个独立的工种。泰山自然就成了桶匠的祖师爷。
泰山虽被逐出师门,但还经常惦记着师父。待师父火气渐消后,泰山上门道歉,师徒关系逐渐缓和。以后,每逢时节,泰山都要带上礼品看望师父。泰山创新木工技艺的事鲁班也有所耳闻,但他认为都是一些雕虫小技,不入正流。这一年的端午节,泰山又来到师父家,师父一人在堂屋里闷坐着,对泰山的到来不理不睬。泰山问过师母方得知,国君下诏要鲁班承建一座特大的寺庙,正殿的柱子要三人合围,师父正犯愁着呢。这么大的树到哪儿去选,就算选上了树,怎么能运回来。若不能按国君的要求造好寺庙,鲁班大师的面子往哪儿搁,还有可能要以欺君之罪被诛杀和灭门。这怎么能不叫鲁班忧心如焚呢?泰山了解事情的原委后,找到师父说:“柱子的事就交给我来解决,若到时柱子不能让国君满意,就让他拿我是问。你放心安排工程的其它事情吧!”鲁班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自己十分不看好的徒弟,竟然还敢大言不惭地夸下海口。可事到如今,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那就死马当成活马医,让他试试吧!
桶匠
泰山回到自己居住的山中,召集来所有的徒弟,还招募了一批壮劳力,立即开始伐木做大柱子和大梁。说是大柱子,其实是在能搬运得出山的圆柱子外面用若干根断面为弧形的柱子把圆柱包起来(柱子的断面见下图1)。特大的大梁也是用同样的做法。泰山和徒弟们按照需要将各种规格的木料备齐,并逐渐地运抵工场,在现场进行加工。大殿起架时,按序进行组装。结果各种柱子和大梁都符合要求,尤其正殿三人才能合抱的驮梁柱更是十分抢眼,跟整根树做成的一样,鲁班非常满意。自此以后,这种组装合成巨形大柱子和大梁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泰山还进一步改进,将柱子做成半空心的,即中间一根实心圆柱子承载大梁的重量,外面用厚木板象箍桶一样箍一个圆筒,圆筒与实心柱子之间用若干根横木连接固定(柱子的断面构造见下图2),这样,既节约木料又降低了建筑成本,再粗大的柱子也能做出来。现代大建筑中的大理石、花岗石大柱子,都是在水泥钢筋浇筑的圆柱子外面再粘贴一块块加工打磨好了的弧形石料外壳(柱子的断面构造见下图3),这应该是泰山祖师所创方法的沿用和发展。“半空心柱”、“石材包水泥柱”这都是后话,言归正传吧!寺庙竣工,经过打磨油漆的所有柱子都大放光彩。开光大典那天,国君亲临现场,见到如此宏伟的建筑,特别是三人才能合抱的大柱子,君心大悦,当场褒扬和重赏了鲁班。
大典仪式结束,鲁班兴奋之余,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一个被自己逐出门的徒弟竟然有如此大胆的创意和如此高超的技艺,真使为师无地自容。自己断言学不成手艺的泰山有如此的出息,挖眼珠子喂狗的诺言要不要兑现?罢!罢!罢!男子汉一诺千金,为师者更不能失信于徒。鲁班把泰山和众徒子徒孙们都邀到家中,当着众人的面说:“为师真是有眼不识‘泰山’,留着这双眼睛有何用,挖出喂狗得了!”说罢,拔出尖刀欲刺眼睛,泰山手疾眼快,一把抓住师父握刀的手,在众徒弟的帮助下,夺下刀子。泰山在劝慰的同时再一次向师父道歉,说是自己学艺不认真,惹师父生气,请师父宽恕自己的忤逆行为。在泰山和众徒弟的劝慰下,鲁班的心情慢慢地平复下来。其后,大家一起庆贺寺庙胜利竣工,庆贺鲁家班受到国君的褒奖。鲁班也对各位徒子徒孙们进行了论功行赏。泰山的徒弟们也在此拜见鲁班师爷。接下来,众徒子徒孙们纷纷表示,一定要象泰山学习,不断创新,齐心协力把师父开创的工匠业继承和发展下去,把鲁家班团结奋斗的精神发扬光大。
柱子断面示意图説明:
图1为泰山初创,用一根圆柱和八根断面为弧形柱子组合成的实心大柱子。
图2为泰山改进后,用一根圆柱和外围的木桶,两者之间用横木连接固定的大柱子。
图3是现代中间为水泥钢筋浇筑,外围粘贴石材的大柱子。
编者按:《绩溪方言俗语》作者邵名农。作者从2012年初开始记录整理方言俗语,凭自己的记忆和从社会生活中收集以及在一些乡土书籍中获取一部分,共收集整理出:谚语1584条,分成十一类;俚语1597条,分成四类;方言谜语61条;以上合计共3242条。本书还辑入了作者编写的十篇方言俗语故事。作者花费大量心血著作此书,旨在将绩溪的方言俗语用文字的形式留存于世,也渴望更多的热心人参与到挖掘、抢救绩溪方言俗语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中来。现将《绩溪方言俗语》分章节在“绩溪视窗”网站独家发布,目的是但求行家不吝指正,修正表述的条目和释义一些错误。请将宝贵意见留言发给绩溪视窗。邮箱:zgwjxsc@163.com QQ:1106892231;手机版直接在下方在线留言、或短信发送。绩溪视窗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本书作者。
特别提醒: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