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绩溪方言杂俎之卖朝笏不知来历(故事) 作者: 邵名农 文章来源:绩溪视窗 点击数: 9515 更新时间:2017/6/20 10:22:19
卖朝笏不知来历
小宗浩的爷爷看到孙儿孙女们浪费食物、不爱惜玩具、不爱劳动的时侯总是说:“你们这些孩子真是卖朝笏不知来历。”宗浩和妹妹经常听爷爷这么说,就是搞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一天,他和妹妹打开一袋糖果,把里面的巧克力分吃掉,其它的糖果就弃之不要了。爷爷一边收拾糖果一边又说了这句话。宗浩和妹妹就缠着爷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这正合爷爷的心意,他早就想把这句话的故事讲给孙儿孙女们听。爷爷说:“好吧,我给你们讲一讲卖朝笏不知来历的故事吧!”。
很久以前,我们隔壁的周章村,住着周章两家。章家只种田养猪,虽然田种得多,但交完田租后,纯收入则不多了。周家除了种田养猪以外,还兼做一些小生意,有些经济收入,所以周家生活比章家要好一些。章家生有五个孩子,老三是个男孩,叫章珩,他的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下手还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章珩从小聪明伶俐、乖巧懂事。他们家虽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章家还是踮起脚来,将章珩送入私塾读书。章珩读书认真,放学后还帮家里做农活和家务。十年苦读以后又经过数年的大小几次考试,章珩考到京城里,在皇帝身边做了官。他虽然在京城里做官,但时刻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牵挂着家中的兄弟姐妹,不时地寄些银两接济他们。家中有了接济,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为官二十年后,皇帝批准他回乡省亲。章珩回到周章村后,看到一大家子人还住在破旧的房子里,就拿出多年的积蓄,建起了有二十四个门阙的章家大院,让父母和兄弟两家都住了进去。章珩还为章家置买了不少的山场田地,让章家人过着优裕的生活。数年后父母相继去世,按照官场的规定,章珩回家守孝三年,妻子儿女随迁周章村。三年期满后章珩只身回到京城复命,虽只三年,但皇位易人,官场已物是人非。章珩经过数年的努力才得到新皇帝的信任。又过了十年,章珩告老还乡。在妻子儿孙和兄弟两家的陪伴下,过着含饴弄孙的晚年生活,他死后就葬在村后的章家坟山上。章珩的儿子辈中有经商的,有入仕的,但都没有多大的发迹。由于家庭条件过于优裕,章家从章珩的孙子辈开始就不思进取,只知吃喝玩乐。以后,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家道败落又好逸恶劳,生活拮据就卖田、卖地、卖山场、卖房产、卖祖上珍藏的文物。由于不懂文物的价值,有些物什三文不值一文地卖掉了。数代下来,章家已家塗四壁,房子也被本村一位倒卖古董文物,名叫周旺的人买去了三分之一。其实周旺买房子的钱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倒卖章家古董文物赚来的。一天,周旺看见章家的一位老女人在喂猪,用一根木板条在搅猪食,眼睛突然一亮,这不就是章家祖上的大官章珩上朝面见皇帝时用的朝笏吗? 老谋深算的周旺不动声色,跑到铁匠铺买了一把带木柄的铁铲子,第二天专门在章家猪栏旁等候。章家的女人又来喂猪了,周旺上前跟章家女人搭话:“大嫂,我昨天看见您用那块木板搅猪食太费劲了,刚才路过铁匠铺买了一把带木柄的铁铲子,送给你吧!” 章家女人说:“那不好意思,古话说,无功不受禄,我不能白要你的东西。” 周旺说:“我们虽不是本家,但都住在一个大院里,是好邻居和好朋友。要不,我用这铁铲子跟你换这块木板,也算平等交换,互不相欠吧!” 章家女人说:“换就换,可不能反悔哟!”周旺说:“好,这不值几块钱的东西还反什么悔。”两人交换了物件就各自回家。章家女人高兴得很,用一块旧木板换了一把带木柄的铁铲子,搅猪食顺手得多,今天赚了。周旺用几块钱的铁铲子换来了一件价值不菲的珍品,真是欣喜若狂。这块朝笏倒卖一下,赚它个数千上万都是可能的。周旺得了便宜还讥笑章家,在同行面前还经常吹嘘。后来铁铲换朝笏的事就慢慢传开了。人们都说:“章家真是卖朝笏不知来历。”小宗浩问爷爷朝笏是什么东西,爷爷告诉他们:朝笏是封建社会大臣们面见皇帝时用的,用竹片、木片或玉片等材料制成,大臣们可以将向皇帝汇报的事摘要地记在上面,起记事本的作用。官职越大制作朝笏的材料越珍贵。有朝笏是一个家族的荣耀,朝笏本身也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故事说完了,爷爷告诫孙子孙女不能学章珩家的后代,卖掉了祖上的宝贝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它是怎么得来的。你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上辈人辛勤劳动创造的,一定要珍惜。要热爱劳动,不浪费食物,爱惜玩具,认真刻苦地读书,学好本领,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孙子孙女郑重地点了点头,爷爷高兴得微笑着。
编者按:《绩溪方言俗语》作者邵名农。作者从2012年初开始记录整理方言俗语,凭自己的记忆和从社会生活中收集以及在一些乡土书籍中获取一部分,共收集整理出:谚语1584条,分成十一类;俚语1597条,分成四类;方言谜语61条;以上合计共3242条。本书还辑入了作者编写的十篇方言俗语故事。作者花费大量心血著作此书,旨在将绩溪的方言俗语用文字的形式留存于世,也渴望更多的热心人参与到挖掘、抢救绩溪方言俗语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中来。现将《绩溪方言俗语》分章节在“绩溪视窗”网站独家发布,目的是但求行家不吝指正,修正表述的条目和释义一些错误。请将宝贵意见留言发给绩溪视窗。邮箱:zgwjxsc@163.com QQ:1106892231;手机版直接在下方在线留言、或短信发送。绩溪视窗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本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