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乡土篇之绩溪方言杂俎(二) 作者: 邵名农 文章来源:绩溪视窗 点击数: 11244 更新时间:2017/5/9 9:34:01
1.头等先生腊八边,二等先生二十边,末等先生年脚边。
【释义】旧时教书先生放年假的时间。好的先生课程早教完,放年假就早。 2.只准骑马,不准抬轿。
【释义】旧时生活困苦,来了客人炒一碗黄豆,拌上盐(叫盐豆)当菜佐餐。俗成的规矩是用筷子夹盐豆时只能将筷子竖起来夹(叫骑马),一次只能夹起一粒。不能用筷子平着挑(叫抬轿),以免一次夹几粒。 3.田土干黄基坦,挑水端中饭。(岭北方言) 【释义】旧时,田土干、黄基坦两个村饮用水很困难。 4.龙后锅灶汪里缸。 【释义】龙后即六都的一个小村庄——龙后里,盛产锅灶(炭炉)。汪里即六都的黄泥塘村,旧时称汪里塘,有世代相传的制陶工艺(做缸瓮)。 5.尔种树,我遮阴;尔买田,我做中;尔讨老孺,我接亲。 【释义】形容两人的关系非常好。 6.出勤磨洋工,收工打冲锋。 【释义】农村改革前,大呼龙的生产体制把人们都困在农村。社员们人出勤了,但出工不出力,收工时,象战场上冲锋一样,争先恐后地赶回家。 7.出工一条龙,坐下一田塍。 【释义】农村改革前,把农民们都困在农村。社员们出工时懒洋洋地走动,象一条慢慢游动的长龙。劳动都集中在一起,工间休息时坐下来把田埂都坐满了。 8.百年不修谱,子孙真跌苦。 【释义】百年不续修家谱的宗族就不是兴旺发达的宗族。 9.百坑草鞋百坑着,过了金岭打赤脚。(岭北方言) 【释义】“着”即穿。百坑人编的草鞋不很结实,过金岭到坦头又山高路远,很费鞋。 10.光头艿艿,吃饭不要菜;光头老板,吃饭不用碗;光头司令,吃饭不要命。 【释义】“艿艿”即芋艿。旧时,小孩都剃光头,这是大人跟小孩开玩笑的话。 11.好铁不打钉,好男不招亲。 【释义】这是旧时事。现在的钉都得用好钢铁打造。不是好男儿,想做上门女婿,人家还不要呢。 12.好汉阄上死。 【释义】为了赌输赢和决定事情,预先在纸上做好记号折叠或揉成团,然后每人抓一个打开看,按纸上定的行事。这就叫抓阄,抓阄定的事是无法反悔的。 13.忙不忙,三日到余杭。 【释义】“忙不忙”即说忙也不忙,说不忙也忙。就这样,岭南的人从几条通杭古道步行,三天就可以到达浙江的余杭。 14. 有女不嫁宅坦村,舂碓磨麦请社公。(岭北方言) 【释义】宅坦村的水碓和祭拜“社公”的社庙,离村都有三里远,很不方便。 15.有用的子孙出外赚钱,无用的子孙在家挂钱。 【释义】“挂钱”即扫墓。祖宗若有灵,实在不公平。 16.走到鱼梁,忘了妻娘,走到深渡,忘了爷父。 【释义】从水路去浙江,必须经过鱼梁和深渡两个码头集镇。形容忘恩负义之人,还在去“闯天下”的路上就忘了家里的人。 17.扬溪大石门,端嘴吃别人。吃了不算数,挎一手巾布。 【释义】伏岭镇的上西、西坑属十四都,但跟十三都一样,时朝八节都要做包做馃,这一带又与扬溪石门结亲的很多,做包做馃的时节都要请亲戚过来做客,临走时还要让他们带上一些。以前没有包装物,只能用布袱(也称手巾布)对角相系把包和馃包起来挎着。本条文是熟人开玩笑的话,其实这里的人都希望扬溪石门的亲戚经常过来吃包吃馃。 18.杨滩新屋下,大水推屋瓦。(岭北方言) 【释义】山林毁坏、水土流失严重的年代,山洪暴发时,地势较低的杨滩村和新屋下村河边的房子有被冲毁的危险。 19.听话不听真,听着隔壁人家打点心。 【释义】“点心”即南方的包袱水饺。这是责怪传错别人话,结果惹是非的人。 20.初三、十一,不消拣得。 【释义】当地人认为农历每月的初三、十一都是吉日。 21.闰七不闰八,闰八一刀杀。 【释义】“闰”指闰月。民间认为闰八月的年份有灾祸,这是迷信的说法。 男怕三六九,女怕一四七。
编者按:《绩溪方言俗语》作者邵名农。作者从2012年初开始记录整理方言俗语,凭自己的记忆和从社会生活中收集以及在一些乡土书籍中获取一部分,共收集整理出:谚语1584条,分成十一类;俚语1597条,分成四类;方言谜语61条;以上合计共3242条。本书还辑入了作者编写的十篇方言俗语故事。作者花费大量心血著作此书,旨在将绩溪的方言俗语用文字的形式留存于世,也渴望更多的热心人参与到挖掘、抢救绩溪方言俗语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中来。现将《绩溪方言俗语》分章节在“绩溪视窗”网站独家发布,目的是但求行家不吝指正,修正表述的条目和释义一些错误。请将宝贵意见留言发给绩溪视窗。邮箱:zgwjxsc@163.com QQ:1106892231;手机版直接在下方在线留言、或短信发送。绩溪视窗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本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