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乡土篇之绩溪方言杂俎(一) 作者: 邵名农 文章来源:绩溪视窗 点击数: 10999 更新时间:2017/5/8 10:52:13
1.一都柴,二都米,三都姑娘四都被。 【释义】绩溪县的一都山林多,二都良田多,三都姑娘漂亮,四都盛产棉花。 2.一世夫妻三年半。 【释义】旧时,本地男孩十三四岁就出外学徒,要到二十一二岁才回家娶亲,婚后又只身外出谋生。自此后,每三四年才能回家探亲一次。一对夫妇婚后到终老,在一起同居的时间合起来不过三年半左右。 3.一身灯芯绒,不是地主就是富农。
【释义】在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的年代,能穿一身灯芯绒的衣裤,肯定是有钱人。 4.一面嚎一面笑,扯根麦秆做叫叫。
【释义】“叫叫”即哨子。小孩子哭的时候,逗小孩乐的顺口溜。 5.二月二做馃烧糊汤,糊汤糊田塍,糯米馃塞污窿。 【释义】农历二月初二,农家都要做糯米粉馃,煮面糊或米糊汤。意用糯米馃把田塍的污窿(即田埂的漏洞)堵上,再用糊汤给它糊密。祈望田塍不漏水,稻田保水性好,不受旱,获得大丰收。 6.丁脚粽,丁田塍。糊汤糊田塍,圆子馃塞污窿。(岭北方言) 【释义】农历二月初二,农家都要做糯米粉馃,煮面糊或米糊汤,岭北还要裹一头尖尖的丁脚粽子。意把田塍钉牢、糊密,用圆的糯米粉馃把污窿(即漏洞)堵上。 7.十三爹十四姨,十五十六不为奇。 【释义】旧时,十三四岁的男女就有结婚生子的,十五六岁就不足为奇了。 8.七不出,八不归。 【释义】七出八归是迷信的忌讳。所以本地人一般都不选有七的日子出远门和有八的日子回到家。 9.七里降,九里坑,还有一只新岭插上天。 【释义】谓新岭之高。除了翚岭,岭南从七里降、九里坑过新岭也可以通往岭北。 10.八十一,死不得。 【释义】旧俗认为老人八十一岁死,对后代不利,子孙要讨饭。若真的有人八十一岁死了,出殡后回来的路上,子孙们要装着讨一次饭,以破解厄运。 11.三十里遥遥,四十里浙浙,行又不曾行,歇又不曾歇。 【释义】 “遥遥”即逍遥村。“行”即走。从十三都经徽杭古道往杭州去,第一天要走三十里到逍遥村,再走四十里(这四十里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属于浙江管辖,现在大部分属绩溪永来村。)到颊口(浙口)。看似不很远,路上还没怎么休息呢! 12.三年睡了一年的觉,一年做了三年的事。 【释义】家朋乡的尚村,人多地少,生产条件恶劣。集体化时,人们被困在仅有的土地上,起早摸黑地劳作,睡觉少,做事多,可换来的还是一年要缺几个月的粮。改革开放后,劳动力的可流动,这种境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13.大头大头,落雨不愁,人家撑伞,我有大头。 【释义】这是跟头比较大的小孩逗乐的话。 14.大石门,太尉殿,岭上岭下打索面。 【释义】大石门村有一个太尉殿。岭上岭下两个村的人家会打索面。 15.水楂青,饿断肚肠筋;水楂红,饿煞人;水楂烂,白米饭。 【释义】“水楂”即山楂。山楂果青和山楂果红的时侯,正值青黄不接,旧时,缺粮严重的山区,许多人家要饿肚子。山楂果腐烂了的时侯,稻子就成熟了。 16.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夜睏到大天光。 【释义】“夜啼郎”即哭夜的婴儿。这是旧俗中的一符咒语。一般用红纸书写,贴在要道边的墙上,引起路人的注意,让更多的人读咒语,祈求神灵保佑婴儿不夜啼。 17.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 【释义】形容从徽州尤其从绩溪走出去的徽州商人,对外地许多城镇的形成、发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18.不种田白米饭,不养猪肥烂烂。 【释义】形容不种田的人照样有白米饭吃,不养猪的人照样有肥腻大块肉吃。 19.父子不同穴,叔侄不同桌。 【释义】当地农村的旧习俗。父和子死后不能葬在同一处墓穴中。摆酒席时不能把主要宾客中的叔叔和侄子安排在一个桌子上。 20. 生要在苏州,嬉要在杭州,死要在徽州。 【释义】苏州,小孩子出生庆贺的仪式最隆重。杭州风景秀丽,是游玩和居住的好地方。徽州对死人的安葬最隆重,棺木、坟墓非常好。
编者按:《绩溪方言俗语》作者邵名农。作者从2012年初开始记录整理方言俗语,凭自己的记忆和从社会生活中收集以及在一些乡土书籍中获取一部分,共收集整理出:谚语1584条,分成十一类;俚语1597条,分成四类;方言谜语61条;以上合计共3242条。本书还辑入了作者编写的十篇方言俗语故事。作者花费大量心血著作此书,旨在将绩溪的方言俗语用文字的形式留存于世,也渴望更多的热心人参与到挖掘、抢救绩溪方言俗语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动中来。现将《绩溪方言俗语》分章节在“绩溪视窗”网站独家发布,目的是但求行家不吝指正,修正表述的条目和释义一些错误。请将宝贵意见留言发给绩溪视窗。邮箱:zgwjxsc@163.com QQ:1106892231;手机版直接在下方在线留言、或短信发送。绩溪视窗将您的宝贵意见反馈给本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