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视窗 网站二维码
绩溪电信
二十届三中全会
钱学森 绩溪视窗 新春走基层
榜样3 国家安全教育日 360行
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胡富归隐造官桥(胡富故事之三)

作者: 文章来源:绩溪视窗 点击数: 9761 更新时间:2017/4/26 11:31:21

 


胡富归隐造官桥


    龙川村东边有一条大河,叫登源河。河对岸有个一千来人的村子,叫浒里村,与龙川村隔河相望。浒里村也是一个古村落,明朝户部尚书胡富的外婆家就在浒里村。俗话说,隔河千里远,这浒里村虽说与龙川村只隔了一条登源河,却比龙川村不便许多,别看平日里登源河一平如镜,温驯得像只绵羊,悠悠地流淌着清澈的溪水,可是,一旦到了梅雨季节,那就不是一只绵羊,而是一头猛兽了。河西岸的百姓,要想到对岸办事,或孩子们要上学读书,那可就大费周折了,非要绕数十里山路,才能到达彼岸,长期以来,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河两岸百姓都想造一座桥,可是,造一座跨度 80 多米的木桥,谈何容易!年复一年,朝复一朝,只能成为河畔两岸百姓的美梦而已。

    这件事情,也是当年在朝廷为官的胡富大人的一块心病,他想自己是喝登源河水长大、从龙须山脚下走出来的,在有生之年,要为家乡人民设法造一座桥。但是,他是个廉洁奉公的清官,没有积蓄,更不能以权谋私,只好把这事暂且搁了下来。

由于胡富为官清正,经常得罪权贵,受到当朝一些谗臣的排挤打击。胡富因此七次愤然上书,要求辞官归隐,回乡过老,终于得到皇上恩准。传说他回到家乡时,有 24 副担头挑进村,那些权贵们听说后,就歪曲事实无中生有,诬陷他贪赃枉法,携赃隐退。皇帝信以为真,就派了一位御史到当地进行暗访。那御史化装成一个测字先生,到达浒里村头河边时,见既无桥又无渡,正准备涉水而过。忽见不远处,有一伙人在指点议论着什么,御史便向旁边一村民打听,原来是解甲归田的胡富正布衣草鞋,带领村里几个族长、管事在河岸边测量河道,准备架设木桥。那御史也没惊动胡富,先后在龙川和浒里两个村里,走访一些长者,御史问:说贵村出了一个叫胡富的大官,怎么连座木桥至今还没有造啊?老人们告诉他:胡富是个一尘不染的清官,家乡从来得不到什么好处,其母至今还是靠织龙须席过日子呢。御史又问:说胡富回乡,有 24 副担头,那么多金银财宝,不拿点出来用用?此言一出,老人们脸色陡变,勃然大怒,斥责御史道:你是何人,竟敢如此侮辱胡大人!你可知,胡大人那些担头,不过是些书籍和日用衣物罢了,不信,我带你去他家看看,可有什么金银财宝。说着,就拽着御史的衣襟,拖他到胡富家一看,果然与一般农户没有什么大区别,不过多了些书卷气而已。这一来对御史触动很大,他暗暗思忖:人们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这胡富做到户部尚书,在任不到一年,不仅填补了前几任留下来的国库亏空,而且还积累了够支六年的钱粮,而自己真可谓是清廉到了家。我要不是亲眼所见,还真不相信呢!

    于是,御史回朝向皇上禀报:胡富为官,果然清廉,廿四担头,非金非银,乃行李书籍也!胡富为官数十载,家境依然清贫如初,回归故里后,又多行仁义,修桥补路,己之俸禄,慷慨解囊,造福一方,此乃皇上之贤臣也。臣以为,应予旌表。

    皇上听御史细细说来,甚喜。胡富果然居官清正,乐行善事,不负朕望,理应表彰。于是降旨立牌坊旌表,并命地方官拨款,为龙川和浒里村百姓架设木桥,方便河畔两岸庶民。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先祖胡富公的恩德,便把这座桥称为官桥。经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几经水毁,几度易新,然而官桥的名字沿用至今。数百年来,这座官桥一直发挥着方便河畔两岸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作用。(丁介辉收集整理,曾载《中国龙川》,同前)




          胡富率众架桥


 

版权所有 清凉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电话: 18956362188 13865632153 举报不良信息电话:17756398069
邮箱:zgwjxsc@163.com 地址:绩溪县城适之街老凤祥银楼二楼 皖ICP备15023562号 皖公网安备 341824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