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绩溪视窗 > 文章详情
徽州石板路 作者: 唐延军 文章来源:《我的故乡绩溪》 点击数: 9989 更新时间:2016/9/17 15:08:46
徽州石板路 徽州属皖南山地,境内崇山峻岭。坐着汽车进入徽州,头一次进山的人不禁为高峻的山峰、立陡的弯道、谷中咆哮的河水惊出一身冷汗。从山道望去,绵延的群山间若隐若现的石板路像龙一样蜿蜒起伏,令人想起“一径羊肠道涧泉”的诗句。古徽州人走的就是这种石板山路,不难想像,那时“对面看得见,相逢要一天”的交通状况。李白写过《蜀道难》,徽道之难一点也不逊色。徽人除了水路新安江以外,向南到江西,向东到浙江,向北去芜湖,必走山路出境。 据记载,石板路有两等,高级的为官道,也叫驿道,石板宽两到三米;低级的是乡道,比官道略窄。徽州石板路,由花岗岩、青石板砌筑(一般横筑的为多,也有直筑的,即在路中间只铺一块条石,这样的省钱)。村口巷内、县乡乃至与外省的交通,靠的都是石板路。 徽人开辟石板路善于就地取材,有的路段就是坚硬的石头,于是就地凿出石阶;有的路段是沙土,就到远处采石。还有的石板路,利用青石板的边角料,厚约两三厘米,长约20厘米,直砌人路中,两块交错成人字形,约十多块构成一块石板,工程非常艰巨,体现徽人精神之坚韧。 行走石板路,刚上路时兴致勃勃,陶醉于青山秀水间,一会儿便额头见汗,气喘吁吁了,因为要靠脚板功夫,实际是登山。从偏远乡村到县城,路上一般得走两天,因此途中得带挞馃(徽州面点,中间是肉菜馅,煎烘而成),渴了喝口茶筒(毛竹节制成的水具)水,累了在路亭歇一歇。 为了方便行人歇脚、避风雨,石板路上隔三五里便有一个路亭。徽人外出经商,不是老板的,都是靠双腿进出大山。那个时候茶叶及土特产出山,米、盐、布、百货进山主要是靠肩挑背负(俗称挑担。徽人为了在崎岖山道上负重前行,做了一种齐肩高的担杵,挑时用它两肩共担,不好走的地方用它拄着地,像个拐杖)、骡马驮运、轿抬,因而产生了骡马行和轿行。绩溪境内的尚田至水岭,就是从米乡旌德县运粮至歙县南乡的要道,数百人挑着米担,前后绵延数十里,走时一条龙,歇时一张弓,号子声此起彼伏,场面蔚为壮观。 建石板路的资金主要在官府提倡下,由徽商大户、士绅以及乐善好施的人捐助。有的捐资人为了区别,在块石上刻上特别的记号,如福字、名字中的字或图案等,每隔十来丈铺一块。徽商非常重视道路建设,古代经商致富的关键是长途贩运,赚的就是两地的差价。所以石板路在徽州形成了网络,四通八达,在当时也称得上十分便捷了。 石板路上景致多,最值得一书的,一为路亭,一为关隘。 路亭多跨道而建,行人经过正好歇息。一般路亭建在路旁、桥头,结构是砖、瓦、石头的,内置木凳或石凳。在交叉路口处则为三面亭、四面亭。一层的亭较多,也有多层的。随着路亭的发展,产生了路亭文化,一些文人墨客把它作为聚会的场所,书写评人论世的诗词,因此路亭起着信息窗口的作用。路亭和村民的生活也息息相关,有的甚至把它作为祈福的对象。有的乡村在路亭旁建有观音像,妇女怀孕后坐在亭子里祈求平安。孩子满月那天的午时,父母、祖父母轮流抱着孩子绕亭三周,拜三拜,以路亭之神为孩子的干爹。还有的人家给孩子取名叫“亭生”。路亭都有名字,题有匾额。绩溪上庄宅坦村,通外村的路上建着七处路亭,葫芦岭上有一座“可止亭”,据说是村主人迎送亲友和贵宾,认为至此为可止之处,故名。由此也可见徽州人的古雅之风。 关隘是出县城的关口,两侧高山耸立,一条山道蜿蜒而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常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时官家必筑城关、置楼门,派兵守护。歙县昱岭关,离歙县城34公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扼皖浙交通孔道之咽喉。关城建于元代,关门高8.1米、宽6米、深5米,关墙用花岗岩垒砌,向两翼山脊延伸。如今徽杭公路从关口通过,关口仍在(还留有古代戍所的遗址),已修建成旅游点。据记载,红巾军、太平军都曾在此与官兵激战过。《水浒传》中宋江率将士大战昱岭关围剿方腊农民起义军的故事,就是写的此处。 昔日的石板路在今天的徽州乡村仍能寻觅到影子。石板路给人以历史的回忆,踏上它仿佛就走进了古徽州文明的灿烂画卷。
|